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關於海扶刀,我想說的是(中)

優勢


在重慶研習期間遇見了許多亞洲各國的其他婦科醫師,根據重慶海扶醫院內部的消息,這一兩年來受訓的醫師,最多其實是來自韓國,他們在這一兩年迅速購置了許多海扶刀的設備,也派醫師來受訓。因為韓國人最愛漂亮,在還沒有海扶刀的時候他們單孔腹腔鏡開得最多,因為傷口可以藏在肚臍裡面,現在有了肚皮完全無傷口的海扶刀,他們當然要要急起直追,努力學習!

另外還有印尼、印度、新加坡、香港來的婦產科醫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大多已在婦科內視鏡醫學會都非常資深而且有一定的地位,甚至現在常常巡迴各地做婦科內視鏡手術的教學(就是我們俗稱的醫界大老)為什麼他們毅然轉向海扶刀的治療,我想絕對不是刀都開不動了,而是海扶刀治療子宮肌瘤及子宮肌腺症和一般手術相比有非常大的優勢,讓長期在婦科手術耕耘的各國婦科大老們毫不猶豫地投入這個領域。

我好奇打聽了一下海扶刀在其他國家的治療費用,新加坡高達30萬台幣,香港甚至要40萬台幣,讓人大吃一驚!現在台灣沒有健保自費約略20萬,而且根據鄭丞傑教授的最新消息,健保已經條件開放海扶刀申請健保住院,對有私人商業保險的病人現在用使用海扶刀治療還可以申請相當程度的給付(依照個人保單而定)不得不說,台灣真是個寶島。

質疑


在來重慶之前我其實受到許多質疑,這也督促我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留意這項新技術的限制:

質疑ㄧ:海扶刀效果不佳


其實海扶刀超音波消融有效率約在90%,有許多人對海扶刀治療停留在10年前,核磁共振定位海扶刀剛進台灣的治療印象,由於MRI治療角度的限制,有效消融率約20 %到50 %,遠低於重慶超音波定位海扶刀,由於治療效果差、手術時間長(約三到4小時)所以目前以MRI定位的海扶刀在全世界的病例只有4000多例,遠遠低於超音波定位的重慶海扶刀(目前已超過12萬病例數)

質疑二:海扶刀治療子宮肌瘤,復發率高


任何治療子宮肌瘤方法,只要保留子宮,在停經前就有復發的可能,但傳統子宮肌瘤手術(無論是傳統、微創或達文西手術)會在子宮有表面有傷口,術後或多或少都有沾黏,所以先前老師會告誡我們子宮肌瘤切除手術要依照肌瘤位置設計較少切口來取下最多顆的肌瘤,切口多則沾黏機會越大。老實說有些很小又很深的肌瘤有時不得不放棄,但卻也因此增加將來肌瘤復發的機會。

海扶刀沒有任何刀口,不會造成沾黏,只要一公分以上的肌瘤,超音波看得到,位置合適,皆能處理,沒有多切口多沾黏的疑慮。而且若將來遇到復發,可以重複治療。若是一般子宮肌瘤手術復發,第二次第三次多半會選擇子宮切除,因為術後沾黏會造成手術難度越來越高,醫生和病人最後都累了,不得不選擇子宮切除一途,以絕後患!

從上所述,可以理解海扶刀治療肌瘤的復發率相較傳統子宮保留手術,復發率一定較低,實際上大陸內部的統計數據就是如此,一年的復發率約在4%,兩年復發率約在5%而一般肌瘤手術,多發性肌瘤的復發率約在30%(微創手術還會更高些)。當然,我們還需要更多治療經驗來累積台灣自己的統計數字。

質疑三:海扶刀可以處理所有的子宮肌瘤問題嗎?


當然不行!當醫師所受的訓練就是一個疾病若有許多解決方法。這表示沒有一個完美的治療方式,否則早就被淘汰掉了。比如說雖然現在微創腹腔鏡、達文西手術盛行,傳統手術仍然佔有一定比例,並沒有完全被取代,因為無論是何種的手術方式,能盡量徹底幫病人解決問題才是醫者的初衷。

海扶刀術前要抽血、做M R I影像學檢查,判斷子宮肌瘤是良性惡性(因為無法取得病理切片)同時也藉此預先判斷肌瘤用海扶刀治療的效果,因為不是每一種型態的子宮肌瘤治療效果都一樣,每一個位置的肌瘤都能以超音波消融到,身為一個婦科醫師只能盡量熟悉各種治療方式(保括腹腔鏡、海扶刀、自然孔、子宮鏡)依照病人的經濟、商業保險狀況及子宮肌瘤位置和生育情況量身訂作出不同的治療方案(以下省略五千字^_^)。

在重慶接受過海扶刀治療的訓練後我可以大膽預言若干年後,婦科醫師面對子宮肌瘤的治療,若沒有將海扶刀治療列入評估,都是不道德的!有句俗話說,手裡只有鎚子,看什麼都是釘子,雖然說每個醫師都有自己開起來最舒服的手術,但面對變化多端的疾病,努力學習用各種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才是正途!

質疑四:海扶刀很貴

其實醫療費用在台灣向來壓得很低,讓人忘記其實醫療就是向來就是很貴的,許多人可以接受身上放進的東西(假牙,骨材,支架,人工網膜,人工水晶體等)花上許多錢,因為那是材料費,而海扶刀這個新技術,因為看不見(超音波能量聚焦當然看不見),吃不到(不是藥)反而覺得很貴!我在門診看到許多病人去其他科門診一個月花了5-6千吃了來路不明的水藥吃個一年半載,子宮肌瘤反而更大,錯過治療時機,傷肝腎更浪費錢,不知道這個CP值是否真正夠高?

一個科學證據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能夠以稍高於大陸的價格取得(可能是亞洲第二低),我覺得還算是合理!若真的還是覺得自費金額太高,有機會找個專業的保險從業人員檢視一下自己手中的保單吧!(未完待續)

引用鄭丞傑教授2018.11月高醫醫訊




沒有留言:

自然孔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