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先說結論,目前被科學證據證實有效的子宮肌瘤治療方法中,海扶刀應該是風險最低的
前幾年,恩惜膜(Esmya)在台灣上市,是一種選擇性的黃體素調節藥物,根據研究,服用藥物三個月,子宮肌瘤的體積可以縮小約40%,廠商當時也邀請學者來台灣演講,我也很興奮的跑去聆聽,這幾年使用下來的心得是還不錯,至少經血量多可以控制,貧血也有改善,但是在子宮肌瘤的體積縮小方面感覺不是那麼明顯,有些病患人持續有肌瘤壓迫症狀,最後還是接受了手術治療。也是!其實恩惜膜的藥物仿單適應症就只有主張術前使用,改善貧血。至於其餘的用法都是我們自行發揮(間歇性治療:預防子宮肌瘤復發、控制子宮肌瘤不要變大)
直到去年歐盟發佈使用恩惜膜可能造成肝損傷的消息,他們建議病人每個月至少進行一次肝功能檢查,並禁止新病人使用此藥物治療,我們台灣食藥署也針對此消息持續評估中,也就是目前有唯一有效的子宮肌瘤用藥,我們在使用上必須非常謹慎。在有更好的藥物治療出現之前,個人覺得有症狀的子宮肌瘤還是以外科治療(ablation)比較妥當
前幾天門診,有一位多發性肌瘤的病人,她服用了半年的恩惜膜藥物治療後回診,我幫她照了超音波,發現肌瘤不但沒有縮小,甚至微幅變大(其實她自己也知道,因為一直有壓迫感)我建議她接受手術,可是她擔心術後的復原問題而考慮手術延後到寒假後再做,我跟她提到有海扶刀,解釋海扶刀幾乎沒有術後復原問題。她説因為沒有那麼多的預算而不考慮這種治療方式
其實我後來思考傳統手術(無論是自然孔、腹腔鏡、達文西手術或是傳統剖腹手術)實際的花費其實遠比帳面上的高,除了住院的花費,病人術後需要請假休養無法上班時而損失的薪水、旁邊照顧者可能需要請假(也需要花費時間、薪水)、或花費申請看護。若是運氣不好,術中遇到併發症,再次手術的金額、時間其實更難以估算!所以若不得已需接受外科治療,應優先考慮併發症最低、治癒率最高的方式,不能只看帳面上的數字
前幾天有人在子宮肌瘤肌腺症討論區抱怨海扶刀為何不納入健保,其實現在健保已允許五公分以上的子宮肌瘤、五公分以下肌瘤合併貧血(血色素低於10.9)或合併不孕症,以健保身份住院,若合併設計良好的是實支實付保單,同時和醫師好好討論治療申請的細項幾乎不必花到什麼錢(若照先前的規定,全自費住院,申請的理賠金額還會被打六五折到七折不等)若你真有子宮肌瘤的問題,最近應該是蠻好的時機,不然等著等著,子宮肌瘤又變大了^_^
永遠專注微無創治療
醫學科技不斷進步推著我們不斷向前走,努力幫病人尋求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期許自己能夠整合手邊工具、技術,經驗(無創海扶刀,腹部無創自然孔手術、微創腹腔鏡手術)量身訂做最適切的微無創治療來為病人解決問題才是吾人從醫的初衷
微無創治療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