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惱人的腹壁小結節--談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

一位年約四十歲的婦女走進鎮間,她告訴我肚子上有摸到一個硬硬的結節,稍有壓痛,但是每次月經來都會變得更大更痛!我回答她說:我還沒看,但我猜應該是腹壁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你之前有接受過剖腹生產手術嗎?

她說:醫師你怎麼知道?我大約五年前接受過一次剖腹產手術,事實上我在一年多前已經因為腹壁的子宮內膜異位瘤開過刀,當時是找一般外科醫師處理,那個醫師說:如果這個疾病還復發,就去找婦產科醫師處理。

理學檢查發現由於病人的皮下脂肪很厚(病人的BMI:38),要壓到很深才能有摸到一個約2x2CM的腫塊,超音波顯示一個低迴音的病灶。不太尋常的是這個腹壁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並不在常見的剖腹產傷口附近,而是在肚臍和胸骨劍突下緣連線的中點,約距肚臍9公分。我同時幫病人檢查了骨盆腔的超音波,發現病人同時有嚴重的子宮肌腺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我問她說:你月經來沒有經血量多,經痛的症狀嗎? 病人說:有啊!腹壁的結節會痛,月經來也會痛!抽血檢查也顯示了貧血及腫瘤指數(CA125)升高!

與病人討論後決定採取完整的治療計畫包括: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瘤切除及子宮全切除術!術後並計畫施打促性腺激素釋放類似劑(GnRHa)來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復發!

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組織或器官,隨著每次月經週期變化,因無法如月經般排出體外,會使病灶局部產生發炎反應,沾黏和組織破壞!常見發生的部位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俗稱的巧克力囊腫)及子宮肌腺瘤!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相對少見疾病,發生率約在0.003-1.08%之間,多發生在過去曾接受過剖腹產或婦科手術患者,在腹壁傷口附近或疤痕部位,觸摸腹壁有壓痛的結節,月經來臨時會腫大和更痛。診斷靠詳細的病史和超音波檢查,同時也要注意病人是否合併子宮肌腺症或卵巢的巧克力囊腫。偶有癌化病例,需電腦斷層和磁振造影幫助診斷。診斷主要靠將病灶完全切除或再給予促性腺激素釋放類似劑(GnRHa)治療.


自然孔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