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單一切口腹腔鏡輔助微創肌瘤切除術

沒有性經驗的30歲女病患,多發性子宮肌瘤,最大肌瘤直徑9公分,請問單兵如何處理?

自然孔手術?……欸,第一次還是留給心愛的人吧!

達文西手術?小鎮沒有,開機費15萬起跳,也不是許多人負擔的起…

傳統剖腹肌瘤切除手術?大部分的傷口都在8-10公分左右 ,很痛啊……

3~4孔腹腔鏡肌瘤切除術?要多花點時間,老實說,8公分以上的子宮肌瘤,已經不太適合傳統腹腔鏡手術了……

思慮良久,決定把之前6公分微創傷口一舉縮小到3公分的單一切口腹腔鏡傷口,以腹腔鏡定位,剝離,傳統微創手術方法縫合,手術時間約2小時,出血量100毫升。

術中可以直接以手指頭探觸找尋潛在的小肌瘤同時做切除,有機會降低子宮肌瘤的復發率

隔天病人就下床了!術後一針止痛藥也沒用……


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自然孔手術(陰道手術)在超大卵巢囊腫的應用

    一個年紀50歲左右的病人由診所轉來,她說:肚子很脹,不舒服已經一陣子了……

    超音波一照:一個直徑15公分的卵巢瘤,旁邊的子宮還有幾顆小的子宮肌瘤

    妳有沒有開過刀,有生育過嗎?我問

    我從來沒生育過,之前曾因為嚴重的骨盆腔炎做過兩側輸卵管切除

    醫師,除了卵巢瘤外,我已經50歲了,也不打算再生育,我怕子宮肌瘤會有惡性的變化,我可以"順便"也把子宮拿掉嗎?(真的很順便……)

    這應該會沾黏吧?不過超音波影像中,卵巢沒有乳狀突起的實質部份,腫瘤指數(CA125)正常,沒有腹水,應該不是惡性,我心裡暗自囑咐……不過內診完,心裡已經有了計畫

    跟病人討論後決定採用自然孔(完全經陰道手術)手術的方法開進去,沒有傳統腹腔鏡手術打洞的風險(傷及腸子及大血管) ,也可以"純手工"處理沾黏,當然堅持自然孔手術的理由不光是保有病人的完美肚皮外觀,更因為這是術後恢復最快的方法,

    術中果然遇到了沾黏,在引流完卵巢瘤的內部的500毫升液體後之後,子宮連同右側卵巢瘤完整的切除。

    手術結束後,我對助手說:這次的自然孔手術,光拿子宮還算容易,光切除卵巢瘤也不太難,可是兩件事加在一起,就不算太容易,真的是"自討苦吃"

    "自討苦吃"這不是我從前老師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嗎?怎麼現在我三不五時也來喊上一聲……








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100元的用途

前幾天,有一個懷孕約35周的產婦進到診間,要求做例行產檢。

我看了一下產婦,生面孔……再翻了一下媽媽手冊:才做了三次產檢(正常應該做到第六或七次產檢)
我問產婦:怎麼都沒有接受例行產檢?
產婦回答:因為我的月經周期不規則,工作又不穩定,所以"沒有時間產檢"……

花了一些時間照了超音波,因為接近足月(37周),胎兒的空間變得狹窄,檢查其實沒有想像中容易,檢查完畢,照往例又聽到這句:醫師,請問一切都正常嗎?

唉.....雖然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場面,心裡還是默默嘆了一口氣"又來了!"
我回答: 體重發育是跟得上周數進度,細部構造能看得已經幫你看了,這個週數空間有限,能看清楚的東西不多,其他的,只能等生下來再說...
產婦說"喔!"顯然不以為然,不過也沒有多說什麼!
其實沒說出口的也許是: 最好生下來一切正常,否則醫師你就走著瞧!

國民健康署的產檢建議時程


依照國民健康署的孕婦產前檢查的建議,產前檢查總共補助十次,每一次的掛號費無論你到哪裡看診(無論是醫學中心或是六星級的婦產科專科醫院),一律100元(這個價錢在都會區可能連一個便當都買不到)。這些補助不敢說已完全足夠,是經濟艙的服務內容,不敢保證絕對安全,但還是至少有機會安全到達目的地!

相信很多認真聰明的準媽媽們已經知道產檢不能只靠經濟艙的服務,有能力負擔的話,商務艙,頭等艙的服務也會認真思考要不要購買(這些高價服務太繁瑣,不在本文討論內),畢竟現代人生的少,優生的觀念深植於心,大部分的人還是會慎重考慮!

產婦可以做到的事


在小鎮行醫多年,覺得許多人不夠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往往知道懷孕已經週數很大了,做個兩三次產檢就生下小孩,其實這樣的情況常常對大人及胎兒都有無法預期的風險,要知道,《優生保健法》規定人工流產應於妊娠24周內施行,當然屬醫療行為不在此限...但以現在醫療科技來說,早產28周以上存活率都很高了!問一句殘忍點:如果在懷孕30周左右才發現異常,到底要不要放棄寶寶?所以根據媽媽手冊的建議: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一般建議在20-24周進行(自費項目)

努力擠出一點時間,花個100元,享受一下政府的"德政"(當然對婦產科醫護人員不算是....),關心一下肚子裡的寶寶,應該是媽媽輕易可以做到的事!

如果媽媽都不關心自己和寶寶,誰又有義務和責任呢?


自然孔手術